危废暂存间需要哪些防护措施?
以下是危废暂存间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:
1. 建筑结构与防渗漏措施:
危废暂存间应满足“四防”(防风、防雨、防晒、防渗漏)。
地面与裙脚要用坚固、防渗的材料建造,建筑材料必须与危险废物相容。
必须有泄漏液体收集装置、气体导出口及气体净化装置。
用以存放装载液体、半固体危险废物容器的地方,必须有耐腐蚀的硬化地面,且表面无裂隙。
不相容的危险废物必须分开存放,并设有隔离间隔断。
2. 设施与设备:
应配备良好的通风设施,确保挥发性有害气体能够及时排出。对于可能产生挥发性有机物(VOCs)、酸雾、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和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危险废物,应设置气体收集装置和气体净化设施。
电路均应采用防爆电路设计,用电装置须选用防爆型装置。
应配置防爆型冷暖空调、手提式灭火器、自动灭火装置、防爆型离心风机等。
应具备24小时实时监控箱内温度、湿度、TVOC浓度及可燃性气体状况的功能,某个监测值超出设定值时发出报警。
3. 标识与管理:
在暂存间显著位置设置符合《环境保护图形标志》的警示标识,标识需清晰完整。危废包装容器上需张贴详细标签,标明废物名称、成分、危险特性等信息。
-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,包括危废出入库记录、定期检查、应急预案等。台账需清晰详细,记录危废的种类、数量、储存时限及处理情况,并保存至少5年。
4. 人员管理与培训:
管理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,熟悉危废管理法规和应急处理措施。进入暂存间时需穿戴防护服、手套、口罩等防护用品。
制定应急预案,确保在发生危险废物流失、泄漏、扩散等意外事故时能够及时、迅速、有序地处理。